
8月23日,黑龍江所所長金星、黨委書記吳曉春等所領導與來訪的大連海洋大學校長姚杰一行圍繞加強科技合作、人才培養與人力資源利用、科技成果轉化、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推動漁業科技交流國際化等問題舉行座談,并就進一步提升雙方合作能力和水平簽署了戰略框架協議。會議由吳曉春主持。

金星代表黑龍江所對姚校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大連海洋大學多年來對黑龍江所事業發展給予的人才支持表達深深的謝意。金星強調,黑龍江所與大連海洋大學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當時校名還是“大連水產學院”的現大連海洋大學為黑龍江所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正是在他們的辛苦努力下,使得黑龍江所在淡水水產研究特別是冷水性魚類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希望以姚校長本次親訪并簽訂戰略框架協議為契機,全面提升雙方合作的層次,共同推動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指示,充分發揮地域優勢、人才優勢、設施優勢和特色研究優勢,將我國高緯度地區漁業發展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并帶動中亞地區水產養殖業的進步,擴大中國淡水養殖的國際影響力,顯示出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姚杰校長認為,在當今漁業以進軍海洋為主的大背景下,反而映襯出進一步加強淡水漁業研究不但不是可有可無,而是更為必要和重要,這是因為淡水漁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較海洋漁業更高。淡水專業是大連海洋大學的傳統優勢專業,黑龍江所不僅有60多年的研究積淀,而且有著一流的實踐條件,這為兩家單位開展各領域合作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將二者結合起來,必然會促進各自研究能力的提高、人才培養步伐的加快和實現人才實踐能力的提升。下一步,海大一定會加大雙方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的力度,擴大在研究所遴選研究生導師的范圍,邀請所內專家赴海大開辦講座,把海大的學生甚至是任課教師送到黑龍江所各個基地開展實踐教學。同時雙方合作開展科研項目的立項、研究以及成果申報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相互借鑒科技管理和績效考核經驗,推進現代管理機制創新。海大將積極參加由黑龍江所牽頭組建的“中亞漁業研究中心”,并積極發揮已有的與俄羅斯遠東漁業學院合作的有利條件,進而將學校的影響力擴大到南亞、非洲等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澳洲地區,與黑龍江所一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漁業全球戰略的實現。

金星強調,黑龍江所將不遺余力地推動和豐富雙方開展各領域的科技合作的內容,實現在戰略合作框架下的有效對接,將合作落實到具體的項目和細節中,不斷開創黑龍江所和海大合作共進、合作雙贏的新局面。

參加座談會的黑龍江所副所長石連玉、科研處處長梁利群、成果轉化處處長陳惠還就科研項目管理、研究生培養、成果轉化效率提升等內容與來訪專家交換了意見。
會上,金星所長和姚杰校長分別代表各自單位在 “黑龍江所與大連海洋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上簽字。

大連海洋大學副校長胡玉才、校辦主任紀慶曉、科技處處長劉鷹、國際合作辦公室主任韓延波、黑龍江所副所長夏立新、綜合處處長張萬全、人事處副處長許紅參加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