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24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小虎到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開展工作調研,全面了解科研體系、學科布局、技術支撐、成果轉化、科研平臺、基礎設施和黨的建設等情況。黑龍江所領導班子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院辦公室、學科與平臺處負責人參加本次調研。

調研交流中,王小虎聽取了黑龍江所所長金星圍繞所的歷史沿革、發展現狀、特色研究、學科布局與團隊建設、下一步工作重點以及存在問題等方面的匯報,全面深入地了解黑龍江所學科體系、創新團隊建設以及科研管理機制、績效考核工作等情況,并同與會同志圍繞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加快人才培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基地建設水平以及落實國家“放管服”建議等內容進行了互動交流,對相關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

王小虎對黑龍江所近年來科研事業發展各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黑龍江所科研工作以高寒地區、鹽堿水域漁業科學研究和界江界湖漁業資源調查為重點,及時調整學科布局,堅持鞏固傳統優勢,積極拓展新的研究領域,特色突出、目標明確、措施有力、組織到位,凸顯公益性特點、緊跟產業化步伐。成果轉化工作在科技援疆援藏援甘、支撐涉水工程建設方面成效顯著,有力地推動了上述地區冷水性魚類產業增效和漁民增收,實現了科技支撐與扶貧工作、資源養護的有效結合。所內各項管理工作導向明確,構建了適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機制,在實踐中摸索和建立適宜自身發展的管理模式,推動了人才隊伍和科研創新團隊的發展。

王小虎強調,黑龍江所下一步要從5個方面形成工作思路并加強組織落實。一是加強科研體系和學科布局的一體化建設。要以重要的冷水性魚類和北方主養品種的選育為核心,開展相關的生物技術、養殖模式、病害防治、飼料營養和資源養護研究,建立特色突出的科研體系,不斷優化學科布局,培育大的科研成果。二是充分發揮好地理位置的整體性作用。要依托“國漁中心黑龍江分中心”的職能定位,促進與中亞各國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真正走得出去,引得進來;要依托現有三個主要基地,發揮水產國家隊的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漁業的轉方式和調結構。三是要發揮大項目的牽引作用。要通過在研的4個大的行業專項和財政專項帶動品種選育、養殖技術的進步,帶動西北、西南等區域地方漁業經濟發展。四是加強科技支撐和社會服務能力。要將成果轉化工作與支撐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打通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最后一公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五是加強現代科研院所建設。要堅持以科研為本、創新為主的總體思路,探索建立激勵和促進的長效機制。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開創和諧穩定的工作局面。堅持培養和引進“兩手抓”,促進人才梯隊和干部隊伍建設。管理工作注重在精細和精準上落位,協調一致、群策群力,再上臺階。
調研期間,調研組一行還現場考察了黑龍江所渤海冷水性魚試驗站、呼蘭水產試驗站、農業農村部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和各研究方向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