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山東省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副局長鄒積浩、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院長陳相堂等一行5人到訪黑龍江所,就共同開展冷水性魚類遺傳育種及增養殖技術研發進行科技對接并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所長金星主持召開座談會并代表黑龍江所對鄒積浩副局長一行的到來表達誠摯地歡迎。金星表示,“產學研”緊密結合和“所地企”充分合作是推進科技成果應用、實現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最有效方式,黑龍江所作為國家級公益類科研機構,定會全力發揮在冷水性魚類養殖、遺傳育種、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術和人才優勢,支撐煙臺市漁業提質增收和健康發展。
黑龍江所成果轉化處處長陳惠介紹了黑龍江所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特色、優勢以及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轉化工作取得的成效。水產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研究室主任王炳謙圍繞虹鱒三倍體制種技術研究進展做了專題報告。
鄒副局長發言時表示,本次來到黑龍江所考察座談、聆聽專家介紹,收獲頗豐,不僅對開展科技合作的前景充滿期待,更對煙臺漁業的創新發展充滿信心。他希望以本次考察對接為起點,依托黑龍江所的科技優勢,推動煙臺市鮭鱒魚類增養殖水平和成效再上一個新臺階,實現全市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
陳相堂院長表示,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是煙臺海洋牧場聯盟的盟主單位,希望黑龍江所在大麻哈魚、大西洋鮭、山女鱒等鮭鱒魚類育種與養殖技術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助力煙臺市相關海洋產業鏈條的橫向拓寬和縱向延伸。
會上,金星、鄒積浩和陳相堂分別代表黑龍江所、煙臺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和煙臺市海洋經濟研究院共同簽訂《漁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

黑龍江所科研處處長鄭先虎、渤海冷水性魚試驗站站長白慶利、魚類營養與飼料研究室副主任劉紅柏參加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