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秘書處組織相關專家赴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魚試驗基地,進行虹鱒“水科1號”待審新品種現場審查。

2004年以來,黑龍江所遺傳育種研究室以美國道氏虹鱒、美國加州虹鱒、丹麥虹鱒、挪威虹鱒和渤海虹鱒組建核心選育群體,運用家系選育技術,以生長速度為主要選育目標,同時兼顧成活率性狀,歷經4代連續選育,獲得了虹鱒“水科1號,其長速度較未經選育的群體提高21.89%。該品種的推廣應用將對我國虹鱒養殖產業逐步走向成熟有明顯的拉動作用。

由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專家組成的審查專家組聽取了王炳謙研究員關于虹鱒“水科1號”的工作匯報,并通過觀測各群體的生長情況,隨機抽樣以及審查育種檔案等方式對虹鱒“水科1號”進行了現場審查。

自2017年起,該品種陸續在四川、云南、河北、遼寧、甘肅、新疆、湖南等地區進行生產對比性試驗,虹鱒“水科1號”的生長狀況良好,具有生長快、存活率高等特點,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經過質詢和討論,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現場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