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主辦、院屬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承辦的“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現場觀摩研討會”在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召開。本次會議旨在通過實地觀摩與研討,全面總結漁業科技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效,學習和借鑒漁業科技成果轉化助推產業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探索新時代依靠科技進步加大支撐鄉村振興工作的有效模式。水科院副院長鄧偉、黑龍江所所長金星、大慶市連環湖漁業有限公司杜汝君董事長、院屬單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分管所領導、成果轉化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工作人員共計40余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會議由水科院成果轉化處王書磊處長主持。
上午,參會人員集體赴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連環湖科學實驗基地參觀,考察黑龍江所依托科技進步支撐地方漁業產業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實效,現場觀摩了連環湖漁業有限公司旗下的名特優苗種繁育基地、魚品深加工工廠和漁博館的整體運行情況及連環湖生態大水面等示范點的生產情況,了解黑龍江所在上述工作中發揮支撐作用的方式和成功做法。
在隨后召開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研討會上,杜汝君董事長向與會代表簡要介紹了連環湖漁業有限公司的資源現狀、區位優勢、發展定位、產業目標、遠景規劃等情況,重點回顧了多年來黑龍江所在公司發展規劃制定、健康養殖模式構建、名特優苗種繁育、大水面增殖養護、合作建立連環湖科學實驗基地、聯合開展成果轉化示范推廣和實施產業扶貧等方面給予的巨大支持和幫助。他代表公司及全體員工對中國水科院、黑龍江所及廣大科技人員表示誠摯謝意。他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雙方的合作力度,全力保障連環湖科學實驗基地各項科研和成果轉化工作的開展,在積極開拓所企合作雙贏局面的同時共同支撐鄉村振興工作。
金星所長在發言中指出,作為漁業科研的國家隊,黑龍江所始終以科技支撐地方漁業經濟發展為己任,充分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不斷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大力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科技培訓與宣傳,加大輻射帶動作用,讓科研成果更接地氣、更具實用性。與連環湖漁業有限公司通過建設所企合作平臺,依靠科技創新引領支撐漁業高質量、綠色發展,是黑龍江所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支撐地方漁業健康發展、推進脫貧攻堅任務完成的范例之一,雙方不僅實現了合作共贏的目標,也為下一步在“十四五”鄉村振興工作中大展身手鋪平了道路、打下了基礎,其借鑒和推廣的意義不言而喻。
鄧偉副院長強調,鄉村要振興,產業先振興,這是最根本的保證。只有鄉村產業振興了,才能形成拳頭產品,才能增加創業崗位、才能增加鄉村的血液,鄉村的發展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吸引力。黑龍江所依靠科技在連環湖實驗基地開展大水面養殖、鹽堿水域生態養殖技術與模式構建等一系列科研和轉化工作,在實現改善鹽堿地區脆弱生態環境的同時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增加,不僅提升了所地企合作的能力水平,也加速了產業振興和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發揮了所企合作共贏的示范作用,逐步實現了助力鄉村要振興的工作目標。這種成功的實踐值得全院學習、借鑒和推廣。
會上,王書磊處長圍繞全院2021年成果轉化和科技支撐鄉村振興重點作了宣貫和部署。黃海水產研究所、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等5家院屬單位做了鄉村振興、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管理等方面的典型經驗匯報。參會代表集思廣益,針對科技成果轉化和支撐鄉村振興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并就協調推動依靠漁業科技進步助力鄉村振興全院“一盤棋”統一了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