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承辦的“黑龍江省綏芬河灘頭魚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中俄界河綏芬河舉行。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二級調研員張鴻鈞、省推廣站總工程師孔令杰、東寧市副市長張秀月、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梁利群研究員及相關人員參加了此次放流活動。

灘頭魚又名三塊魚,品質優良,抗逆性強,是唯一在海水中生活、溯河產卵的鯉科魚類,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日本海的近海水域及其淡水河流,在我國僅分布于綏芬河和圖們江流域。綏芬河是日本海的注水河流之一,三塊魚性腺發育成熟后,分批溯河而上進入河口,在急灘哨口處產卵,故此得名“灘頭魚”。此次共放流體長3cm以上的優質灘頭魚苗150萬余尾。

近年來受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灘頭魚資源量呈現減少趨勢。為保護利用好灘頭魚這一優異種質資源,黑龍江所積極開展增殖放流工作,促進了種質資源恢復,改善了水生態環境。同時通過手機版科普小視頻等方式不斷加強科普宣傳,有效提高了人們的保護意識,得到了各方領導、群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今后,黑龍江所將繼續運用先進的技術和手段,監測和評估放流效果,為今后有效的放流工作提供科學依據,造福子孫后代,促進人魚自然和諧發展,開啟生態、綠色、健康發展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