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一級巡視員李書民、養殖處副處長曾昊一行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調研種業科技創新有關情況。黑龍江所所長金星、黨委書記王玉梅、副所長鄭先虎及相關科研人員參加了調研座談會。

會上,鄭先虎副所長首先介紹了黑龍江所的歷史沿革、功能定位、機構設置、科研基地和人員結構等情況,并重點就科技創新、品種育種技術研發與新種質創制、新品種選育與產業應用、“十四五”種業攻關計劃和種質資源系統調查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匯報。

曾昊副處長強調了種源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國家戰略地位,詳細解讀了種業振興的五大行動,要求扎實推進水產種質資源保護、開展種業創新攻關、強化水產供種能力建設、扶優水產種業企業和加強種業市場凈化等各項工作,在第一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實施過程中大力推進水產育種聯合攻關。

李書民一級巡視員對黑龍江所幾代科研工作者在淡水魚類品種培育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面對水產養殖面積大幅減少以及長江十年禁漁的現狀,大水面生態養殖、鹽堿水養殖、稻漁綜合種養和工廠化養殖將成為淡水魚類穩產供保的重要發展方向,因此黑龍江所以及東北地區面臨著很好的發展機遇。而要想把養殖搞上去,必須做好種業基礎。李書民強調,種質資源是農業創新發展的基礎性與戰略性資源,他建議黑龍江所圍繞《種業振興行動》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聚焦解決制約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優化資源配置,堅持多學科交叉與融合、多團隊協作創新,多方面形成合力,積極對接龍頭企業,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全力打好種業翻身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與會人員圍繞“十四五”種業攻關計劃、品種培育與配套技術研發、品種市場貢獻、種業條件保障等進行了交流討論,并提出了相關意見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