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農業農村部淡水水產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2023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在黑龍江所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松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韓剛、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王玉梅、大連海洋大學教授常亞青、廈門大學教授徐鵬、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張殿昌、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王炳謙、賈智英等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出席會議。重點實驗室主任、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副所長鄭先虎主持會議。

鄭先虎主任做了重點實驗室年度工作報告,匯報了近兩年實驗室的建設運行情況、取得的主要成績以及“十四五”重點任務的完成情況。重點實驗室近兩年在無肌間刺種質創制、虹鱒新品種培育方面取得了非常有顯示度的成果,成果主要完成人匡友誼研究員、徐革鋒研究員分別以《鯉、鯽肌間刺遺傳育種進展》《鮭鱒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為題詳細介紹了研究進展、取得成效和產業現狀。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取得的突出成效,并圍繞重點實驗室今后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提出建議,一是加強種質資源的收集與保存,加強基礎、應用基礎研究,加快前沿育種技術研發,促進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兩大學科進一步融合發展;二是面向產業重大科學問題和前沿技術,圍繞國家戰略需求,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成果水平;三是加快成果轉化,加強與地方政府和龍頭企業的合作,推進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四是加強交流合作和人才培養,在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方面取得突破。

王玉梅書記對各位委員提出的中肯建議表示衷心感謝,她指出“農業農村部淡水水產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是黑龍江所發揮科研優勢,積極參與國家漁業科技創新的重要依托平臺,會后將認真梳理和落實各位委員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凝練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和重點任務,繼續做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更好地推動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