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財金萬澤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先后在山東日照、煙臺發布海水養殖虹鱒上市,標志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以下簡稱黑龍江所)與兩家龍頭企業深度合作、創新構建的虹鱒“陸海接力”養殖模式首獲成功,并實現了我國海水虹鱒產能零的突破,目前已采捕并銷售超600噸,預計年底總產量將達2000噸以上。


虹鱒在我國有60余年的養殖歷史,長期以來,虹鱒三倍體制種技術和種源被國外卡脖子,苗種長期依賴進口。黑龍江所經過三代科學家的奮斗,將虹鱒養殖推廣至全國冷水資源分布區,陸續攻克了虹鱒全人工繁殖、家系選育、全雌苗種培育及三倍體規模化制種、疫苗等關鍵技術瓶頸,從技術層面解決了我國虹鱒全雌及三倍體苗種依賴進口“卡脖子”難題。2021年,培育出我國首個虹鱒新品種“水科1號”通過審定,次年虹鱒“全雌1號”通過審定,打破了我國虹鱒良種匱乏局面,2023年虹鱒入選我國首批水產聯合育種攻關計劃。

近年來,我國虹鱒年產量維持在4萬噸上下,占鮭鱒養殖總產量的95.3%,遠不能滿足國內超14萬噸的市場需求量,因此提升虹鱒養殖產量成為當務之急。我國虹鱒淡水養殖受到冷水資源有限等多種因素制約,科學家們將目光投向深遠海。

黑龍江所組建了“鮭鱒遺傳育種與陸海接力養殖聯合攻關團隊”,聯合山東財經萬澤豐海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以全雌三倍體虹鱒為主導品種,利用黃、渤海冷水資源,依托企業自主設計建造的“財金萬澤豐海上糧倉系列”+“深藍2號”和“經海系列”大型網箱,嘗試開展虹鱒深遠海養殖。先后攻克了大規格苗種海水馴化、近岸強化培育、長距離轉運和深遠海養殖等各項技術,首創了虹鱒“陸基-近岸-遠海”和“陸-海-島”養殖模式。

此次兩家龍頭企業海水養殖虹鱒商品魚的上市,實現了虹鱒海水養殖零的突破,對于重構虹鱒養殖產業結構和布局、推動現代漁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