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心得體會
科研第三黨支部 黃曉麗
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過去五年的工作及經驗進行了科學總結,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指明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前進方向。報告以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國際和國內相結合的高度,深刻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報告的主題鮮明、內涵豐富、高屋建瓴、振奮人心,為今后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了思想引領,明確了方向、指明了路徑。
在長達3個多小時的報告中,有10余次提到“科技”“創新”,使這兩個詞成為報告的“高頻詞”。報告明確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為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讓廣大科技人深受鼓舞。
報告中強調,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要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總書記在報告中總結過去5年成就時特別提到6項重大科技成果,天宮、蛟龍、天眼、墨子、悟空,大飛機,令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關于人才工作的深入闡述,讓我們科技工作者倍感溫暖。
就科技創新而言,報告提到,到2035年科技實力要有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中國將成為全球創新引領者,在前沿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的主要領域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作為科技工作者,這一光輝前景讓人感到無比自豪和激動,同時讓我覺得雖然僅僅是社會科技事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螺絲釘,也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實做好每一份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