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鐘》警示教育片觀后感
科研第一黨支部 谷偉
2017年6月27日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黑龍江水產(chǎn)研究所黨委、紀委組織舉辦了集體觀影活動。在所職工共同觀看了《警鐘-中國國家機關(guān)警示教育錄》一片,片中運用反面典型案例開展廉政警示教育。一個個案例令人深思,這種觸目驚心的“小官巨腐”,盡管只是個案,但依然可以看出反腐的嚴峻形勢。
片中魏鵬遠、陳柱兵、劉明堯、胡世輝等4人的違法犯罪歷程表明,“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黨員干部走向犯罪深淵,大都從生活上不檢點起步,從小的違紀開始,拒腐防變要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魏鵬遠反思“錢有什么用,錢財沒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讓我罪孽深重”,陳柱兵反思“吃吃喝喝的朋友都靠不住”,胡世輝反思“從一開始就要把門關(guān)緊”,是每個黨員干部都應牢記的警鐘。
“一人不廉,全家不圓”,濫用權(quán)力帶不來幸福,不義之財給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這樸素的道理,最終只落得“樹倒猢猻散”。隨著黨風廉政建設(shè)和反腐敗斗爭持續(xù)推進,人們對反腐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已經(jīng)形成,但要真正實現(xiàn)“不能腐”和“不想腐”,還要依靠思想建設(shè)和制度建設(shè)繼續(xù)推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腐敗官員為典型,可使領(lǐng)導干部增加拒腐防變能力,時時刻刻保持警惕。只有通過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反面典型的威懾力,才能使黨員干部時時刻刻牢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警句,從心靈深處促進黨員干部真正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我們要“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把使命責任挺在前,事事不計得失,只比貢獻。腦中有法紀、心中有戒尺,就是“廉”字的深刻內(nèi)涵;相反,把個人利弊擺在前,事事不講原則、只看利益,總想著撈好處,底線不清晰、禁區(qū)無概念,就是“腐”字的潛藏禍根。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我們要把黨章黨紀黨規(guī)時刻擺在心中,在復雜的新形式下不迷失政治方向、不動搖精神支柱、不妥協(xié)威逼利誘,才能不喪失理智、不解除思想武裝,做一名有黨性、守紀律、懂規(guī)矩的黨員,爭做合格黨員。